其实平时药店卖的“六味地黄丸”也是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,六味地黄汤和它其实差不多,主要的作用是滋补肝肾,男人喝了对肝肾阴虚有一定的调理作用,而且制作也相对简单,物华草木给大家分享六味地黄汤的配方和其中的功效与作用。
六味地黄汤「丸」滋补肝肾案例
一次,一位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儿找到笔者,说他最近总是牙痛,吃了不少祛火的药,就是不管用,止痛的药吃完之后,暂时会有效果,过不了多久又开始疼。笔者一边给他做检查,一边问他除了牙痛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。
他说总是感觉头晕目眩,腰膝还经常感到酸软不适,他觉得这是因为牙痛闹腾的。笔者告诉他,其实他所有的症状,包括牙痛,都是因为肝肾阴虚所致的,因此,想要不再牙痛,让其他症状消失,还需要滋补肝肾。于是笔者给他开了名方六味地黄汤。果然,在服用完7剂之后,他所有的不适症状都消失了。
六味地黄汤「丸」配方
方中用药:熟地,山茱萸肉,山药,牡丹皮,泽泻,茯苓。
制用法:上药加水适量共煎,去渣取汁。每天1剂,分早、晚2次温服。
功效主治:本汤能滋补肝肾,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、腰膝酸软、遗精盗汘、虚火牙痛、小便淋漓、脉象细数、舌质红赤等症。
六味地黄汤「丸」配方出处
此方出于宋代钱乙所著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有关六味地黄汤还有一个皇帝赐药的故事呢。大家对康熙皇帝肯定都很熟悉,康熙皇帝一生兴趣广泛,对医学也有一定的研究,在《庭训格言》中就记载着这样一则有关康熙赐药的故事,而接受赐药的人则是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的爷爷曹寅。
当时曹寅任江宁织造,不料患上了疥疮,两个月不能下床。康熙皇帝亲自赐予了他“六味地黄汤”。曹寅服用过后,病很快就好了。
你可能会问了:“六味地黄汤本是用来滋阴补肾的,康熙皇帝为什么会用它治好了曹寅的疥疮呢?”其实这里是有原因的。曹寅常出入于秦楚青楼间,肾阴暗耗严重,阴虚火旺,血中蕴生热毒,又加上饮食多肥甘,肥腻化湿,湿邪不化,湿与热互结,发于皮肤间,由此才生出了疥疮。而六味地黄汤中的地黄、牡丹皮,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,茯苓、泽泻又有清利湿邪的功效,再加上整副药汤本就是滋阴补肾的,因此曹寅服用后,疥疮就好了。
六味地黄汤「丸」适用人群
不管是六味地黄丸还是六味地黄汤,都可以用来治疗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骨蒸潮热、盗汗遗精等病症,而且一些用脑过度、熬夜过多、容易衰老、工作繁忙的人群,以及一些经常失眠、经常感到头晕、易脱发、易健忘的人群,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。
六味地黄汤中,熟地黄甘苦,滋养肾阴,是此汤的君药。山萸肉甘酸,温补敛肝阴,山药甘淡,调补脾阴,这三味合成了“三补”。泽泻分导肾与膀胱的浊气;牡丹皮清泄肝胆的郁火;茯苓渗泻脾胃的湿邪,三味合成了“三泻”。这三补三泻,相反相成,共同起到了滋阴补肾的功效。
六味地黄汤「丸」的禁忌
虽然六味地黄汤(丸)的滋补功效卓著,也并不是人人可服用,对于健康人群、身体内有明显阳虚的人以及脾胃功能不好的人,都不宜服用。健康人群,如果没有阴虚的症状,长期服用的话,反倒让身体阴盛;而原本已经阳虚的人,再服用滋阴的六味地黄汤(丸)无疑会“雪上加霜”,让阳虚症状更严重;而六味地黄汤(丸)中的配方多为阴柔之药,不易消化,因此脾胃功能差的人服用后,会加重脾胃的负担,进而妨碍消化功能。
结语:六味地黄汤(丸)的确可以对肝肾阴虚的人群有着调理作用,但切记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的,而且用量也是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医嘱来衡量。所以在还没有肝肾阴虚到很厉害的程度就要引起重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